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分析研究 > 热点分析 > 正文

政策呼之欲出 玉米市场能否再创辉煌?

分享到:
评论

随着11月份的深入,目前国内玉米各方市场主体也将目光锁定在今年临储收购政策上面,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政策迟迟不肯露面,虽然从10月份就有关于政策的各种流言在市场传播,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值得注意的是,11月11日,据国家有关部门人士披露,《有关2014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价格调控司,这预示着近期政策即将出台。

据市场传言,该《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符合之前市场预期,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价方面:

第一,新年度临储玉米收储时间预期为11月20日至来年4月30日,与往年相比,政策启动时间略微提前;

第二,收储价格方面与去年价格持平,以国标三等为准,内蒙、辽宁为2260元/吨,吉林为2240元/吨,黑龙江为2220元/吨。

第三,收储标准方面,必须为2014年生产的国产玉米,符合国标等内品质量标准。其中对于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玉米,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0.65%,并扣价0.15%最为烘干费;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和增扣;

第四,政策执行主体方面,依旧以中储粮为主(通过直属库和委托库点收购),中粮集团、中纺集团作为中储粮总公司的补充力量,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执行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根据其收储能力,限定收储总量,中粮集团收储限定最高1200万吨,中纺集团限定收储最高200万吨,三大主体分贷分还;

第五,利息跟费用方面,收购费用维持50元/吨,新建露天仓储设施70元/吨(比去年减少47元)。

连续七年收储  玉米市场深陷政策市

从2007年国家在东北产区实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以来,该政策已连续实施七年,俗话说“七年之痒”,那么临储政策历经七年风风雨雨,后期之路是否会出现明显转变,以及今年大豆及棉花的直补政策是否也预示着未来玉米收储政策将止步与此,对于此我们目前尚不能准确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玉米市场“去政策化”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但就目前而言,从2007年临储收购政策实施以来,每年收储力度大小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临储收购政策对于国内玉米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玉米价格也是一路高涨。以黑龙江产三等玉米为例,2008年黑龙江三等临储玉米收购低价位1480元/吨,到2010年跳涨至1780元/吨,2012年更是突破2000元大关至2100元/吨,2013年临储收购力度较大,因此收储价格也提升至2220元/吨。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从临储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更是借利好政策一路上扬,在此政策调控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国内玉米产量也基本达到自给自足的平衡格局,但此政策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市场僵化、市场调控失灵等局面,国内玉米市场“政策市”氛围浓厚。

抛储效果欠佳 新年度收储仓容相对有限

2013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创下6919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东北三省一区将近70%以上当年产量被收归国有,加之去年运费补贴政策刺激,产区粮源外流量及外流速度异常之高。截止到今年5月初,加上前期结转库存,当时国家临储玉米库存超过一亿吨,虽然自5月22日起国家在多地启动临储玉米拍卖工作,东北临储玉米、跨省移库玉米、临储进口玉米多方位多格局进行抛储、清库存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据我的农产品网跟踪统计,自5月22日临储玉米首次投放以来,截止11月05日拍卖工作截止,共进行24次拍卖工作,其中累计投放量1.03亿吨,但实际成交仅为2583.8万吨,总成交率仅为25%不到。纵向来看,临储拍卖工作启动前期5-7月份成交情况较好,其中5月份成交最佳,自8月份开始部分地区新作上市,使得临储玉米拍卖收到一定阻碍,进入9月份之后至11月份临储玉米成交率基本呈逐周下滑的格局,到后来基本无人问津,已无人关注,可谓风光殆尽。

20145-11月临储及移库玉米拍卖统计

 

当期拍卖总量(吨)

实际成交总量(吨)

成交率

总成交均价(元/吨)

522

1000247

988843

98.86%

2181

529

3511068

1848577

52.65%

2182

65

3502637

1047233

29.90%

2206

611-12

5009278

1762604

35.19%

2274

618-19

5000036

918203

18.36%

2240

625-26

4996681

981055

19.63%

2238

72-3

4511342

1263794

28.01%

2229

79-10

4500354

1844125

40.98%

2223

716-17

4505097

2052674

45.56%

2244

723-24

4491984

1930115

42.97%

2252

730-31

4516204

1748178

38.71%

2264

86-7

4468505

1425285

31.90%

2253

813-14

4503299

1195876

26.56%

2183

820-21

4501870

1271970

28.25%

2288

827-28

4856030

1669074

34.37%

2363

903-04

5002564

1361871

27.22%

2376.762

910-11

5012677

943145

18.82%

2324

917-18

5015183

625844

12.48%

2325.12

924-25

4998245

436752

8.74%

2326

109-10

5001298

288770

5.77%

2313

1015

5006825

200868

4.01%

2326.79

1022

3995436

20444

0.51%

2341

1029

2997987

11435

3.81%

2129

115

2998925

1455

0.05%

2488

合计

 

25838190

 

 

据本网统计的数据看来,截止目前2012年产临储玉米库存尚有268.6万吨,而2013年产粮源则还剩余5462.3416万吨(除去今年跨省移库的950万吨),总体粗略计算当前国家临储玉米库存尚有5757.96万吨。新年度收储工作即将开始,截止目前黑龙江省已提前开始收储(但资金尚未到位,据从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了解,在黑龙江粮食持续丰收的背景下,该行2014粮食年度秋粮收购期间筹集信贷资金1200亿元,较上年增加200亿元,保证及时兑付农民粮款。),但新年度收储力度能有多大,是否将延续去年强劲势头,不免引起多方猜疑。

从当前市场披露的政策文件来看,新年度中储粮、中粮、中纺依旧为收储三大主体,三大主体之中又以中储粮最为重要。从数量规定上来看,中粮收储量被限定在1200万吨以内,中纺为200万吨,而中储粮依旧不限量。但考虑到中储粮今年拍卖腾出库存2500万吨,移库将近1000万吨,若不算新建仓容,那么东北地区中储粮可用仓容能力可达3500万吨左右,加上中粮、中纺两家的1400万吨,新年度临储玉米收储量达到5000万吨的可能性依旧较大。

2007-2014年临储玉米收储、拍卖、期末库存统计

类型

收储数量

临储拍卖量

跨省移库

定向销售

库存结余

年份

公历年度

2007

600

38.56

/

/

/

2008

3570

300.29

/

/

/

2009

60.9

1350.1

192.96

576

/

2010

0

1583.52

1152.4

60

/

2011

126.9

105.8394

346.58

/

/

2012

3083

1860.3777

9272012年粮源)

/

295.6223

2013

6919

506.6584

9502013年粮源)

/

5462.3416

2014

/

/

/

/

5757.9639

截止到2014.11月初拍卖截止  单位:万吨

运补政策取消 华北粮能否异军突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征求意见稿》中并未提及运费补贴政策,是否运费补贴政策真如市场传言版就此取消呢?笔者认为,运补政策取消的可能性较大。然而运费补贴政策一旦取消,将一定程度上利好华北玉米,华北玉米能否再次大放光彩,尚有待市场验证。但就运补取消之后的情况来看,由于没有运费补贴,东北玉米外运成本偏高,在销区市场价格将明显偏高,但从价格成本方面考虑,华北粮成为南方饲料企业降低成本的不二之选。但华北玉米是否会如今年5月份以来异军突起般在销区市场大放光彩,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首先因13年运费补贴政策刺激,大约500万吨的华北粮倒流至东北港口以充当东北粮的方式流至南方市场,而若运补政策取消,该情况再次发生可能性较小;其次华北粮历来存在毒素超标的情况,因此部分饲料企业对华北粮采购态度较为谨慎,华北粮销售市场半径大小与其质量与价格息息相关。

就东北粮后期走势而言,决定因素还在政策方面。首先,虽然今年辽宁、吉林等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及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黑龙江省玉米产量总体丰产优质,因此整个东北地区市场供应依旧较为平衡;其次,临储收购价格保持与去年持平状况说明新年度弱无特殊情况,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很难走高,较为明显的就是今年东北深加工企业虽然普遍开秤收购较早,且开秤价格偏高,但存在“高开低走”的情况。

总而言之,当前政策细则尚未露面,后期玉米市场如何变化虽然大势已定,但仍存在一定变数,建议相关市场主体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消息,同时需关注产区售粮进度及销区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定制购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