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综合资讯 > 要闻 > 正文

玉米价格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分享到:
评论

国内玉米市场已经连续三年呈供大于求格局。在国内需求疲软以及进口谷物增加的共同作用下,年度供给量大于消费量,玉米库存不断增长且已经超出合理范围,玉米价格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较大的波动。在国内玉米市场调减增量和减少存量的过程,价格将反映供求状况,市场无形之手将发挥积极作用。

玉米价格的昨天

先看现货市场。

今年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现货收购价格的变化,与上年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2015年7月底开始,玉米价格出现了悬崖式的下跌,到10月中旬价格跌落幅度接近30%,当前受托市收购启动和天气影响,价格有所回升,总跌幅大约为23%;2014年8月开始到年底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也出现了快速回落,下跌幅度也是23%左右。不同之处:一是2015年3月至7月玉米收购价格保持了基本稳定,与上年同期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2014年玉米价格上涨后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而2015年价格整体水平已经明显下移。

同样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同样是国家都实施了积极的托市收购政策,而且2015年度比2014年度政策性入库量还大,市场情况却出现了根本性的不同。为什么哪?因为,供大于求的玉米市场的发展趋势,经过三年的临时收储数量不断增加,政策性玉米库存数量不断增加,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再看期货市场。

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发现未来的玉米市场价格。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早就跟踪玉米市场,认为国内玉米市场陷入供大于求的泥潭,难以继续在原来的轨迹运行下去,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必然调整,国内玉米价格必然下跌。有投资者甚至说:“一个价格不断上提到了天花板的品种,一个高位横盘数年世界奇葩的品种,伴随着沉重的财政压力连年堆积和今年特别巨大的库容压力,人造的堰塞湖随时有决堤的危险,玉米这些年在构筑政策底的同时也埋没了政策顶,今年财政和库容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将会导致未来政策托市失去回旋余地和能力,技术上玉米在牛熊线上已命悬一线。”在华北现货价格上涨后趋于稳定的3月中旬,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却开始了下跌过程,5月下旬下行速度加快,到10月中旬下跌幅度达到了30%。

玉米价格的今天

当前玉米价格企稳回升,既与国家临时存储收购活动将于11月1日启动有关,也与前期玉米价格跌到较低水平有关。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由于不能直接得到临储收购的支持,价格下跌幅度之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料,河南等地的玉米出售价格甚至低于了1600元/吨。

10月中旬,期货市场又一次提前做出反应。一些长期看空的投资者认为,国家的托市收购,必然抬升玉米价格,尽管长期看跌趋势不变,但东北主产区玉米大量进入国家库存,应该能够推动阶段性的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于是反手做多,大连期货价格上涨。

国内玉米供给数量巨大的压力,深加工企业在玉米水分仍然偏高和难以判断未来走势的情况下,采取随用随收方式,车多了就降价,车少了就提价,玉米原料库存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不同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预期的差异,导致地区间的不同价格水平,华北地区成为玉米价格洼地,与东北地区形成了明显的价差。于是提供了地区间的流动机会,虽然从物流方向上看并不合理。华北玉米在南下的同时北上,贸易活动快速地拉平两地的价格水平,具体的表现是华北地区的价格上涨。6日开始的降雨过程,加快了华北地区的价格上涨过程。

有关粮食政策性信息不断传播,粮食政策的调整方向进一步明确,调整玉米生产结构的措施不断提出,对近期市场过于悲观的情绪似乎在变化,这些因素影响了当前的玉米价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

农业部提出了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镰刀弯”地区,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推动农牧紧密结合、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

11月6日,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在吉林长春组织召开东北地区秋粮收储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10月30日国务院研究做好粮食收储等工作会议精神,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落实好秋粮收购等各项工作。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秋粮收购的重要意义,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一是最大限度利用好社会仓容,合理布设收储库点,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各地要积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紧出台质量不达标玉米的收购办法,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尽可能减少生霉玉米;三是组织动员农户适时售粮,消除待价惜售心理,避免玉米放在农户家中生霉和明年开春后扎堆卖粮;四是严格执行收购质价政策和结算政策,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克扣售粮农民和“打白条”;五是认真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随着临储收购和超标玉米收购全面展开,玉米现货价格将得到了支撑。在临时存储收购期间,国内玉米价格水平将反映政策主导的市场购销活动的基本状况。在市场预期和前期玉米水分偏高影响下,企业库存水平偏低,如果出现不良天气时,阶段性玉米收购价格走高难免,特别是加工效益良好的情况下。

玉米价格的明天

人们对玉米价格的预期,大都建立在今年的玉米托市收储数量会是多少的判断上。进一步分析,本年度托市场收购是一把“双刃剑”:托市收购入库数量多了,市场有效供给压力减轻,短期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减弱,但是供大于求的状况延续,矛盾进一步积累;托市入库数量少了,市场有效供给不减,虽然短期内玉米价格会下行,但长期看玉米会因价格降低,生产得以调整,供给压力会减轻。

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家临时存储收购将严格控制标准,霉变粒超过2%将不再收购。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其中不完善粒中生霉粒含量超过2%的,要按规定用途使用。相关支出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不足部分可从粮食风险基金列支。

目前存在的不确定性:一是霉变粒超标玉米的价格如何确定?是由市场定价,还是由地方政府定价?二是地方政府如何用好粮食风险基金,处理这部分超标玉米,维护好市场秩序?三是中储粮严格执行收购标准,能够直接收购入库的玉米和经过整理入库的玉米数量会是多少?

实际上,当前最大的难题是在于如何处理好保护农民利益和调整玉米生产的关系。实现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将政策决定玉米价格改为由主要由市场定价,或者说当前国内玉米价格需要降低到能够对国内生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的水平。只是价格降低对于生产者而言是痛苦的,特别是对于租地种植粮食的大户而言。在缺乏对粮食生产者保护的情况下,不仅政府确定的托市收购价格难以大幅度下调,而且还要开展积极的托市收购活动,以防止生产者受到过度打击。

作者与粮食企业座谈

当前年度的玉米市场价格似乎还没有降到位,如果较高收购价格对应的政策性托市收购入库数量仍然很大,在客观上是继续向农民发出增产信号,这显然不利于供求关系的调整。当种植玉米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时,当农业生产者有着比较明确的种植选择倾向时,玉米生产的调整存在困难。需要在已经通过降低临时存储收购价格向农民传递部分市场信号的基础上,在明年播种之前将新年度的玉米收购政策向农民公布,研究提出有效的办法,稳妥而又积极地促进玉米生产调整。

2014年3月之后玉米价格开始大涨,2015年3月之后玉米价格平稳运行,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预测,2016年同时期的玉米价格很可能将在玉米收购新政策公布之后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在市场预期改变之后出现幅度较大的调整。目前预测2016年3月之后玉米价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跌多跌少和什么时候下行将由国家处理现有库存玉米的力度决定,也将受进口谷物数量变化的影响。2016年如果国内玉米产量保持稳定或是减少不多,如果谷物进口仍然很多或是减少有限,供大于求的矛盾如果进一步聚积,国内玉米矛盾将更加突出,最终会导致价格的深度下跌。

今年政策性玉米收购与往年不同,由中央政府单独组织政策性收购改变为中央政策组织的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和地方政府组织超标准玉米收购。地方政府组织收购超标玉米与中央政府组织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不同,“一个是继续流通”和“一个是收购入库”。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是国家将市场多余的玉米存起来,市场上的有效供给数量会因此减少。地方政府组织收购超标玉米,应该不会如中央政府组织临时存储玉米一样也保存起来。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收购,只是帮助农民解决超标玉米的销售困难,市场有效供给数量不会因此减少。而且根据了解,东北今年霉变粒超标问题并不突出。

国内玉米价格水平降低,促进主产区玉米向销区流动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未来我国谷物进口数量,减轻国内供给压力。2014/15年度国内高粱、大麦、玉米和DDGS的进口量达到3115万吨,严重挤占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加剧了国内玉米供求失衡的矛盾。

作者在黑龙江粮食部门千人大会上做玉米形势演讲

连续三年形成的庞大的政策性玉米库存需要消化,如果不能增加玉米的有效需求,简单压缩库存的直接结果,一定是市场有效供求增多,市场价格降低。2015年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格已经下调,预测2016年还将下调。现在库存玉米也会降价出售。大量的库存玉米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加工生产环节,肯定会影响到整体的市场价格水平。对此要有充分的预测与判断。

有市场交易者根据供求失衡的程度判断,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很可能会在2016年或是稍晚一些时间跌至1300元/吨或是更低水平。期货市场是发现价格的场所,市场参与者用金钱投票,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只是根据现在的市场观察,似乎1300元的价位低了些,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如果降到如此低的水平,以现有的国内生产结构,玉米生产将可能崩溃。因此猜想这些交易者所设想的是极端情况发生,在用大胆的价格预测表达自己对市场的未来趋势的确定看法。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会不会降至如此低的水平可以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国内玉米再平衡的过程中,玉米价格需要降低。目前国内玉米消费市场还看不到回暖迹象,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实施困难很大,数量庞大的临时存储玉米库存又需要消化,谷物进口压力预计还会存在,这些因素都会拉低未来国内玉米价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粮食政策调整的原则是价格和补贴分开,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以激活市场,搞活流通。可以预见,推动玉米价格与补贴分离这一具有战略性和开创性的改革实践,将会有力地推进国内玉米供求再平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