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综合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原因多 下一步要把补贴和价格分开

分享到:
评论

据北京11月4日消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周三表示,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中国农业自身竞争力不足,保护政策使得粮价不断走高,国际粮价在下跌以及货运和汇率问题。未来粮食价格应当贴近市场,兼顾农民合法收益。

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防止谷贱伤农,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下一步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如果市价过低政府就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分开走。这是基本大的原则,价格的形成机制是贴近市场,注意保护农民的合理的利益。

"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改革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陈锡文称。

他提到,这两年中国对三个主粮基本政策是,在已经实行最低收购价的地方维持价格不变,如2015年实行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没有提升,2016年正在研究过程当中。玉米的价格今年9月18号有关部门公布了,和去年相比主产区的玉米临时收储价平均降低0.12元人民币。

"政府宣布的今年1块钱的临储价也好,还是当前市场的价格也好,仍然是高于国际市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玉米的临储价也是考虑到当前粮价这种复杂的情况,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还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利益。"陈锡文称。

他提到,目前的粮食形势确实是非常复杂,从表面看今年是连续12年国内粮食产量在不断增长,从2010年以来中国进口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增长,同时目前的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出现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当然也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国家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地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这样和国际市场上价格的走向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状况。不过国内价格的涨幅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粮价的跌幅。

他提到,已经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至于粮食和价格的问题,实施方案里对整个粮食改革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已经提出非常原则的重大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有些内容和现行的法律制度是有冲突的,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这33个进行试点的地方可以在试点期,试点期是到2017年年底,在这个期限内对这个试点范围内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暂时不实行,到试点结束就要对他的试点改革的成果进行评估,评估之后再确定到底是修改法律还是恢复原来的法律来实行,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