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综合资讯 > 要闻 > 正文

聚焦世界粮食日 粮食是不是多了

分享到:
评论

今天是第35个世界粮食日,我国启动了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仪式,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联合开展了“兴粮惠民进万家”活动。活动期间,将联合派出工作组赴全国重点省份,面对面地向种粮农民深入宣传粮食生产、收购政策,讲解粮食生产、收购、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倾听农民对国家粮食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发掘粮食生产、流通、节粮减损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同时实地调研当地秋粮收购工作开展情况,对不执行粮食收购政策,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并及时纠正和处理。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2015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

目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从世界的粮情看,粮食产量在21亿吨~22亿吨之间已经徘徊多年,世界人口平均占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而世界人口数量从1960年的30亿翻了1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万的速度增长,预估世界到2050年将达到91亿人口。地球提供给人们"足够"粮食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许多人正以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研究。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都很重视。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或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以及粮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2008年我国粮食总量已经超过了1000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水平超过了380公斤,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并首次突破了12000亿斤大关,2015年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连续“十二连增”。但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耕地资源不足、粮食持续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国情粮情,粮食“紧平衡”将长期存在。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任重道远。因此,开展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

当下,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粮食卖不动是什么原因?是我国粮食太多了吗?如果粮食太多我国粮食进口为何激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谷物及谷物粉1629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问题出在哪?库存积压、卖粮难再度来袭,谁来种粮的忧虑,资源环境的压力日增,“天花板”压顶,追求产量的冲动。粮食多的背后,市场是不是正常?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何保护?粮食生产是不是可持续性?我国的粮食是太多了吗?笔者认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的问题。

要摒弃目前几种错误思想或倾向。一是国家掌握粮食库存太多,去库存化甚嚣尘上,东北就是例子。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和价格,一无是处,粮价完全交给市场,政府不要干预。二是有钱就有粮,国际粮价低,完全可以大量进口粮食。三是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上的事,是中央的事,谁种粮谁赔钱,轻视忽视农业和粮食的思想和言行比比皆是,地方或基层粮食主产区认为粮食安全不创造GDP,实际上在安排经济工作排序中没有农业或粮食的应有位置。

造成卖粮难的重要原因:一是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粮食进口激增,二是国内区域间粮价倒挂导致主销区到生产区收粮紧积极性下降。近10年来,国家连续实行保护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此项政策措施对托举粮食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减少财政负担,合理引导粮价良性有序上涨,前期功勋卓著,后期随着国内外粮食价格形成倒挂,国内农业农村内部结构失衡,发展粗放,资源约束加大,种植成本不降反生,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作用弱化

粮食顺价销售遇阻。随着国际粮食价格连续下降,国内粮食价格的节节上升,当前粮食收储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粮食面临三大矛盾和问题,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的矛盾。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特别是玉米连续增产和消费需求持续下降同步出现,产需走势逆向而行,饲料加工企业频频使用进口大麦、高粱、酒糟等替代品,玉米阶段性过剩特征十分明显。稻米市场也呈现供大于求,销售不畅态势。

两个“天花板”的限制。一个是价格“天花板”,我国主要粮食价格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提价遭遇“天花板”。一个是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继续提高补贴将受到限制。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进口粮食价格低下,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高,形成挤压态势。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3年,我国稻谷、玉米生产成本都提高了一倍以上,小麦提高了84%。“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粮食支持政策升级迫在眉睫。

环境和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主要表现为:部分湿地和草地资源被开发成耕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过度追求粮食产量使一些缺水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化肥、农药使用量快速增长,我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5%以上的化肥,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是世界水平的3.9倍,由此带来很大污染,也导致耕地瘠薄话。现行的粮食支持政策侧重于鼓励粮食产量的增加,对粮食的品质、资源环境等关注不够,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受到考验。

粮食是不是多了。专家认为,现在部分产粮大省出现新一轮卖粮难,既有进口激增的因素,顺价销售不出去的因素,也有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的因素。这些年我国粮食增产最主要的是玉米增产,现在的库存一亿数千万吨,相当于原来于前几年的一年的产量,虽然三大谷物品种配额内进口得到有序管理,但高粱、大麦等非配额粮食品种没有进口限额,进口快速增加,加剧了产大于需的矛盾。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白美清曾不无担心的说,当前不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调出粮食的省区逐渐减少。随着粮食十一连增,人们现在似乎觉得粮食已经多得不得了了,埋怨国家收储得太多,抬高了粮价,其实不然,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粮食价格支撑体系很脆弱,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没有健全,不堪一击,基层或是主产区并不重视粮食生产,中国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进口粮食,世界都很关注。

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针对卖粮难再现、库存爆满等问题,中央也在着手开始应对制定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启动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加快了粮食政策和粮食战略调整的步伐。一是升级粮食支持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表示,对农业实行支持与保护,是目前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数据显示,经合组织国家发展农业补贴平均水平为21.7%,远高于我国的9.1%。与韩国52.1%、日本47.3%的补贴水平相比,我国相比更远。这说明我国对粮食农产品的补贴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立足国内保重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强调口粮和谷物,保产能、包可持续性。三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的,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应网络。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政策,是党和国家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9年多来的运作实践看,无论是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见性和准确性,还是运行成本、国家和农民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收效显著,利国利农利企业。可以说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探索的最为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完美结合的范例。

鉴于当前市场粮价市场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国际国内、现货期货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粮食目标价格的试点,国家在制定最低收购价时,要慎之又慎,综合考虑,通盘测算,力求科学合理,探索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把农业生产成本、历年粮食市场及收购价格、近年来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国际市场粮价等诸多因素,作为形成价格的参照依据,出台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有效稳控粮价,实现顺价销售,兼顾国家利益保护低收入人群利益的最低收购价。

要未雨绸缪,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破解耕地和水资源枯竭的桎梏,建设粮食主体功能区,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搞数字游戏,“数字”粮食,为粮食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粮食产量基础数字。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中央政府负责全国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总量平衡,统一管理粮食进出口,健全中央粮食储备,调控全国粮食市场和价格,支持各地发展粮食生产,不断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和保护国内农业和粮食产业发展。省级政府负责本地水土资源保护、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切实把中央强农举措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惠农政策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

国家明确2016年粮食最低收购价维持去年不动,是应对国内外粮食差价、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粮食产业整体效益的明智之策。预测2016年小麦等主要品种的市场价格稳定将是主基调,粮食产量及价格牵动各方,政策措施事关粮食安全,事关基层种粮积极性,完善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至关重要,同时加快粮食立法进程,用法律的形式把托市收购主体、职责范围、质量标准、价格形成机制、竞价拍卖销售的办法,以及监督检查主体和对象,予以纳入调整关系范畴,规范其运作,加大粮食等农产品目标价格试点改革,也是粮食人和种粮农民多年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