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综合资讯 > 要闻 > 正文

亚洲棕榈油和大米价格尚未体现出厄尔尼诺现象增强的影响

分享到:
评论

据澳大利亚朗塞斯顿6月18日消息,近几周有关厄尔尼诺现象增强的警告日益增多,但一些亚洲农产品价格尚未完全体现出即将迫近的干旱的影响。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气象机构均上调了厄尔尼诺现象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预估。

厄尔尼诺给东南亚、印度和澳大利亚带来较为干燥的天气,严重的干旱将损及棕榈油、大米、橡胶、小麦和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

与之相反,厄尔尼诺将给美洲,有时包括北亚地区带来潮湿天气。

美国国家气象服务下属的气象预报中心在6月11日时表示,当前形成的厄尔尼诺天气现象有85%的几率持续到2016年。

该中心之前表示,持续到2015年底的几率为80%。

日本气象厅曾在6月10日称,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增强,强度可能达到2009年水平,当时给亚洲和澳大利亚作物造成大面积破坏,并导致食品价格猛涨。

澳大利亚气象局6月9日表示,太平洋的水温持续升温,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处于“中等”水平,且预计将持续到年底。

但到目前为止,亚洲商品市场对于厄尔尼诺风险上升的反应较为沉闷。

很多商品价格正处于,或接近周期低点,且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事实证明产量将因天气事件减少的话,价格一定会上涨。

2009年时棕榈油价格跳升57%,部分受到当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今年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大体持稳,自去年底的每吨2,266马币上涨约1%。但以美元计价的该合约今年下跌约5%。

其竞争对手CBOT豆油期货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1%。

**厄尔尼诺现象将缩窄棕榈油和豆油价差**

将二者转化为以美元计价,周三豆油较棕榈油每吨高出117美元,高于去年底的66美元。

在上次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较为严重的时候,二者之间的价差大幅缩窄,当时天气对产量的影响甚至持续到2010年底。

2009年初,豆油较棕榈油溢价为每吨257美元,但到2010年底二者之间的价差缩窄至41美元。

尽管当前的价差不如2009年初那样巨大,但如果厄尔尼诺现象真如预报的那样糟糕,中期内二者之间的价差将缩窄。

稻米是另外一个将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增强影响的大宗商品,其产量可能减少。

不过大米市场仍在试图消化泰国在英拉执政时期建立的巨大的库存。

泰国碎米率为5%的白米周三跌至每吨365-368美元,为2008年1月以来最低价。

大米库存充足以及价格低廉可能吸引菲律宾和印尼等进口国增加储备,以防厄尔尼诺现象加重。

但和棕榈油一样,一旦厄尔尼诺导致产量减少的前景变得明确,价格可能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