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现货分析 > 正文

[研究报告]大豆:南北美供应充裕,长期存在下跌需求

分享到:
评论

2013年春节之后,南美丰产预期如头顶悬剑,持续限制着豆类期价上方空间。囿于巴西内陆交通运输新规、港口基础设施不足,以及阿根廷面对高通胀的风险,农户滞售,南美供应重压迟迟得不到释放,造成了上半年内外盘大豆“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震荡行情。8月之后,美豆大批量集中上市,我国临储大豆先后9次例行拍卖,豆类期价震荡重心随之下移,波动加剧。

临储收豆未提价,购销方仍僵持

11月22日,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新年度年临储大豆收购,大豆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定为2.30元/斤。临储大豆收购政策的公布消除了市场此前关于国家取消2013年东北大豆临储收购的传言,为市场提供了底部支撑。但是,对比本年度相继上调的油菜籽以及临储谷物(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玉米、稻谷)的收购价格,2013年临储大豆收购价格持平于上年,对现货价格的提振的力度比较有限。加之临储库点资金未完全到位,部分产区降雪导致运输不畅,贸易商和农户的送粮热情不高,购销暂未显著放量。综合多种因素来看,临储收购政策的潜在提振作用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释放。

数据来源:安信期货研究所

美豆丰产待消化,中国需求存疑

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季节性下滑,南美出口步伐只有到明年年初新豆收获上市才可能加快,因而,进口商的采购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美豆。10月份,美豆出口检验量大幅提高,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USDA在11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将2013/14年度美豆出口数据上调至14.5亿蒲式耳,比此前的预估值高出8000万蒲式耳。除了南美的滞售,美豆出口激增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中国进口步伐加快。本年度迄今为止,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已占该预测的90%,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74%。

囿于中国方面的强劲需求,有分析认为,USDA将在12月供需报告中上调美豆的出口预估值,上调幅度估计在2500万蒲式耳。然而,中国机构普遍认为,USDA对于美豆出口的预估已经充分包含了对中国需求前景的乐观预期。路易达孚北京公司认为,2013/14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或在6700万吨,较USDA最新预估值(6877万吨)低177万吨;中粮、中储粮分别预估,2013/14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在6400万吨;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大豆进口量在6600万吨。

南美初期长势乐观,产情尚不确定

南美大豆播种初期大豆长势比较乐观。截止11月22日,巴西大豆播种进度为79%,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78%),但较过去5年均值仍落后2个百分点。11月份,巴西降雨量高于往年同期,改善了土壤湿度,宜于大豆生长。在主产区南马托格罗索州,降水量远高于平均水平,大豆播种已经完成;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播种也完成了96%。

阿根廷方面,大豆播种初期降水量只有正常水准的三分之一,而在此之前,因土壤湿度不足,原本计划播种玉米、葵花籽的部分耕地转播了大豆。随着天气好转,截至11月21日阿根廷大豆播种完成了37%。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为2020万公顷;阿根廷农业部预计大豆播种面积为2070万公顷,均远高于USDA最新预估值(1970万公顷)。播种面积增加或推升阿根廷新季大豆产量飙升。

但是,我们倾向于认为,南美短期产情向好或不足以对内外盘豆类期价构成显著压力,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巴西棉铃虫害威胁。近期,巴西农业产区发生棉铃虫害,促使巴西农业部宣布头号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进入紧急状态。由于棉铃虫在巴西刚出现不久,所以巴西现有的登记农药品种都不能控制该害虫。在棉铃虫害严重的地区,农作物成本将会提高,因为农户需要多种杀虫剂,而且农户还需要毁掉棉铃虫寄宿的植物体。

其次,囿于阿根廷比索连续走贬,阿根廷农民对大豆存在惜售心理,不利于大豆出口,阿根廷大豆库存尚有2797.5万吨,新豆预售大豆进度偏慢。除此之外,眼下距离阿根廷大豆生长的关键期(2014年2、3月份)尚有较长一段时间,该阶段天气对于产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下跌周期中把握题材炒作契机

2009年之后,伴随各国为应对“金融海啸”采取的降息、注资等刺激经济手段,宏观经济环境温和复苏。加之南美大豆产区遭遇“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全球大豆产量剧减,开启了豆价新一轮的上涨之路。截止2013年底,此轮豆类“谷底反弹-上涨-高位震荡”的行情已经持续了5年的时间,技术上存在较大的下修需求。

但从较短时间来看,“元旦”、“春节”前,中间厂商备货积极性增加,节假日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或对豆类期价构筑有效支撑,再考虑到2、3月份巴西、阿根廷大豆先后进入关键生长期,其间若发生极端天气亦可能触发飙升行情。鉴于此,我们对于后期豆类走势抱持先扬后抑的观点,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或可逢低试多,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