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的农产品网 农产品 > 现货分析 > 热点分析 > 正文

Mysteel解读:从《“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看肉禽行业未来数字化发展

分享到:
评论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研读“发展规划”内容,结合当前肉禽行业发展现状,简要分析肉禽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智慧养殖

“发展规划”中指出,需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互联网融合应用。目前我国肉禽行业养殖端模式有:1、散户饲养;2、放养公司合同放养;3“公司+农户”;4、“公司+基地+农户”;5、公司基地自养等。不论哪种模式都离不开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随着2020年以来大行情波动造成的去产能,养殖模式日益集约化、规模化,这也为养殖端的数字化融合提供契机。

“加快规模养殖场数字化改造,推进环境感知、精准饲喂、粪污清理、疫病防控等设备智能化升级”,“发展规划”中提到的这些词汇组合起来看似陌生,实际上在肉禽行业某些企业自建养殖场中已经相对成熟。最简单举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上传云端形成可视化数据,通过监控屏幕呈现,可以更好的控制养殖环境。

2、智能工厂

“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农产品加工信息化,反馈到肉禽行业中得益于屠宰企业的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规模以上屠宰企业从前区挂鸡(鸭)到库台入库速冻,除必要环节的预冷消毒外基本可以实现整个环节的链条或传送带操作。自动过磅计数、计件计数器也是比较常见的数字化融合技术。

肉禽屠宰行业多计件或产量系数工资,而大部分环节仍采用传统人工计数的方法,这方面或许改进难度大,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仓储发货环节的数字化融合推广也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正常逻辑而言,仓储、发货此类纯数字挂钩的环节,通过蓝牙、RFID等技术,实现对进出库、运输、交易等全程数字化管理,具备较大的数字化融合潜力。

3、农产品电商

据“发展规划”中提及,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5.9%,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较2015年末缩小逾10个百分点。农产品与互联网融合初步具备技术基础。

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新兴销售渠道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巨大体量来说发展空间巨大。

肉禽企业现状目前仍以传统的“B2B”订单销售为主,各大企业积极布局C端渠道,以肉鸡行业巨头圣农为例,2021年圣农发展年报披露,线上平台和新零售平台分别以超过250%和超过300%的年复合增速大幅增长。

随着生鲜食品、预制菜等新兴概念不断兴起,未来一段时间新零售平台仍是肉禽行业布局和争夺的热点。

4、食品安全追溯

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曝光,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农产品企业的运营中不断提高。

肉禽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的覆盖,养殖端的药残管控、加工端的落地产品、包装端的异物管控、发货物流的温度控制等环节,都是肉禽行业需要管控的重点方向。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数字化推进无疑是串联所有CCP点(关键控制点)的重要举措。

食品安全可追溯并不是很多企业简单贴二维码、条形码等举措实现的形式主义,而是一整套追溯体系。通过初具成效的物料网技术,实现前端的饲养日志数字化体现、宰前宰后化验数据入库、加工批次的先进先出、金属探测数据存档等,逐步实现真正的可追溯。

总结来说,《“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中,指出了“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的任务,落实到具体肉禽行业中,仍需要不断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进行磨合,本文提到的数字化发展方向仅属个人见解,而积极进行未来战略化的探索、推动数字化转型,是每个肉禽企业需要思考的发展方向。


资讯编辑:王欣宇 0533-7026925
资讯监督:王涛 0533-7026866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