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市场资讯 > 聚焦 > 正文

优质麦面积不等于优质麦产业

分享到:
评论

今年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到了一个节点上。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我国小麦品质明显好于上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到33%,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另一个是优质专用小麦并没有受到市场格外的青睐。新小麦市场价格一直走低,开秤收购一个月后,六个主产省都陆续启动了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面对这种形势,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受到质疑:种多了吗?

33%,应该说种得确实不少,差不多一亿亩。为什么种了这么多?有几个背景。一是我国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上有着近20年的区域规划及产业体系建设成果。二是我国面粉加工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需求越来越大。三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优质专用小麦以“强筋弱筋”这个专业表述第一次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各主产省备受鼓舞,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

问题来了,这33%种的都是强筋弱筋小麦吗?应该不是。原农业部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中提出,“稳定冬小麦面积(3.3亿亩),恢复春小麦面积(0.3亿亩)。抓两头,带中间。”两头是指强筋与弱筋,中间指中筋小麦,并没有对各类型做面积安排;2017年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则是这样表述的:“扩大优质小麦面积,重点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谷,稻谷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亿亩。”这里的表述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强筋弱筋小麦是扩大“优质小麦”面积里面的重点。换言之,“优质小麦”包括强筋弱筋,当然也包括中国小麦的原生态主导类型——中筋。

因此,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夏粮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3%”,口径上与“意见”并不吻合。这里说的“优质专用小麦”其实就是“意见”里面表述的“优质小麦”,包括中筋小麦。因此看,今年的“优质专用小麦”,也就是特指的强筋弱筋小麦,不一定真的种“多”了,而是分不清楚了。举世公认的是,自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发展水平不可同日耳语。通过种子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一系列财政项目、财政补贴建立起的发展扶持体系,主产区基本实现良种化,规模化,机械化。可以说,今年的商品粮都是“优质麦”。粮食收储部门反映,今年小麦普遍比去年提高一个等级,基本没有三等麦。这就标志着我们的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优质”的奋斗目标,下一步应该朝着“专用”的目标努力了。

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找到了发展“优质小麦”的基本路径,这并不代表“专用小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专用小麦?初心正是为了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开放后,市场对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需求越来越大,我国传统小麦品种是中筋品质,适宜蒸煮而不适宜烘焙。我们需要大量进口强筋弱筋小麦。这类品种是美加澳等商品小麦生产大国的主导品种,就是他们的“普麦”,如同中筋是我国的“普麦”一样。企业要的是两个指标:蛋白质品质指标与指标一致性的商品。对此,不说品种问题,就是中筋小麦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也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所以,发展“专用小麦”的实质是探索中国小麦现代化。

发展“专用小麦”在我国绝不只是培育新品种的问题,更是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问题。实践证明,品种培育再难也不难,而体制改革就是一场革命。路漫漫其修远兮。现在看,在发展专用小麦的道路上,选育推广合适品种,制定配套栽培技术,这两点已经有路子了。而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销对接,这两点还在路上。而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还只是点状探索。应该说,专用小麦发展目前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营理念和稳定的运营模式。我们现在有了“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但还没有“专用小麦产业”。今年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与国际国内整体经济环境有关,只是阶段性的。但也让我们有机会好好考虑一下“专用小麦”的发展问题了。

为什么优质麦发展这么多了,对企业却没有什么吸引力?主要原因不在小麦本身而在小麦之外。对于企业来说,优质麦这么多了,优质麦产区在哪里?也许某个品种检测指标很好,但是找不到产区,看不到规模,形不成气候。现在主产区发展优质麦,热衷于品种是不是新,产量是不是高。对于规模化热衷于有多少个大户,而这些大户有没有形成一个品质产区,没有管理机制。目前的产业管理模式不具备与企业对话的基础。从企业角度看,专用小麦发展并没有形成“气候”。这种“气候”具备稳定的气质,不被行政区划所囿,更不被部门利益所庇。所以,虽然目前的主推品种产量指标是极好的,这也是今年冬小麦大丰收的主要原因,虽然按照国储以容重为收购标准看质量是极好的,可惜的是,这些都不是加工企业想要的。

由于强筋弱筋小麦的蛋白质结构独特,淀粉含量相对较少,因此产量低于中筋小麦品种,亩产一般低100斤。今年专用小麦的产量是上来了。但有用麦企业反映:今年专用小麦的加工品质不如去年的麦子好。稳定时间、延伸性等加工指标都不很理想。高产后的品质下降,对于加工企业来说,专用麦就是普麦了。如果这样指标的麦子还要加价收购,企业是不愿意的。什么叫优质麦?不是品种是不是优质,所有的品种都有优缺点,此理与人同。企业鉴定优不优质是看加工指标。我们为企业种庄稼,我们为企业做鞋,鞋合不合适脚知道。“优质优价”没有问题,但是谁在主张?是种麦的还是用麦的?产地认为只要优质就应该优价。这种理念上的不衔接,让企业对发展专用麦逐渐失去了积极性。

原农业部在2002年制定《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时,为弥补专用小麦产量低的问题而设计了完善的良种推广补贴系统。但在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以及后来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过程中,良种补贴成为主要农产品“全覆盖”的普惠制度,而没有针对“专用”农产品重新设计产量补偿方面的制度,所以呼吁企业在收购环节上实行“优质优价”。企业一般按照亩产差100斤粮食来测算,收购时每斤加价一毛钱。但是今年的产量上来了,专用小麦与普麦在产量环节上把价格拉平了,企业如果加价收购,普遍面临亏损的压力。一些企业宁可采购国储拍卖粮,也不愿高价收购今年的专用麦。因为要加的价绝不是一斤一毛钱的问题,仅逐批次逐车进行指标检验就让企业难以承受。

农业走专业化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最正确的选择。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保持粮食、棉花稳定增产,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原农业部于2003年开始实施了11个农产品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甘蔗,都提出“专用”农产品的发展思路。专用小麦划定了黄淮海、大兴安岭沿麓、长江下游三个优势产业带,面积达到7000万亩。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专用小麦产业带,提升国产小麦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扩大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发展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这十年间,“专业小麦”是在增产的压力下前行。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活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一系列措施推进下,发展粮食形成了增产思维。现在提出强筋弱筋,实际上是在推动粮食生产观念的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不仅仅对于生态保护适用,产业生态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理念来保护,来发展,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作用,解决企业最头痛的产销衔接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关注个中难点:2016年提出要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基地。2017年提出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2018年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健全稳定的产销衔接机制”,这就是专用小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明确方向。

其实,《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国务院在2002年就发布了,提出经过5—10年发展,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建立生产经营新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加工、营销一体化经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为主要形式,构建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两次意见一脉相承,鼓励企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建立原料基地,建立产业联盟,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核心的理念是“稳定”。跨越14年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促进”,根本原因是产业化利益联结没法解决。中国奶业这个问题怎么就解决了?其实开始奶业、乳业两家也是矛盾重重。前者是农业系统,后者是商务系统,但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纲要,要求乳业建牧场,奶业建基地,特别是对鲜奶收购制定了严格要求,逐步发展形成了价格协商机制。中国奶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走上了振兴之路。产业面貌巨变,绿色理念深植,一批乳企崛起,产品远销海外。

专用小麦能不能借鉴奶业经验?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看,这两个产业没有可比性。小麦不是鲜活农产品,产后的路又长又宽。这就增加了产销衔接的难处。农户有足够的时空可以延缓小麦销售,违约并不影响什么。何况我国还有庞大的国储体系。多数地方政府推广优质麦有积极性,是因为提高粮食产量有政绩有任务更有资金,而专用麦的加工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往往与当地没有利益关系。所以,产销衔接的前提是体制上的衔接。专用麦生产并没有脱离小麦生产范畴,所以,专用麦的产销衔接本质上并不是农户与企业的衔接,而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衔接。如何建立专用麦优势区发展考核体系,是产销衔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专用麦的品牌效益与原料产地无关,直接影响专用麦产业发展速度。

比如河南,粮食大省,优质麦发展大省,20多年的优质麦产业开发,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目前优质麦发展存在的问题,令人深思。一是缺乏即优质又高产且抗性好的品种;二是经营主体规模太小。全省专用小麦的种植户有100万户,规模经营户仅占20%,而且规模偏小;三是小麦专用粉产量约300余万吨,仅占全省面粉总产量的6%;四是专用小麦除面临自然风险外,还面临价格波动风险。一个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粮食大省,一个被总书记要求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的粮食主产省,专用小麦开发水平亟待实现突破。

专用小麦开发,好典型一直有。山东是探索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运营最早的主产区。今年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公司的专用麦订单履约率超过80%,目前公司有强筋麦基地1万亩,计划今年秋播订单面积达到20万亩。公司今年收购了2万吨专用麦,在市场价基础上平均每斤加价0.15元收购。收购标准是按蛋白分为两个等级,等级间相差2分钱。总经理吴建军认为,专用麦发展目前亟待破题。突破点不是品种而是标准、基地、产区、组织形式。要以组织形式的建设为切入点,建设核心基地,价格提前锁定,质量进行认证,品牌效益共享。他建议目前要抓紧在优势区域内建设一批试点县,整村整镇推进,形成“经营主体——经纪人——种植户——面粉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最后形成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内的稳定运营模式。

“优质专用小麦”,不能再说面积了,该说产业了。


资讯编辑:黄薇 021-26094187
资讯监督:朱喜安 021-26093391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