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现货分析 > 月评 > 正文

Myagric:小麦及制粉加工行业2018年回顾及2019年展望

分享到:
评论

第一部分:2018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及特点

今年是小麦收储改革持续推进的一年,2017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12年来首次调低小麦最低收购价格,2018年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回顾2018年,这是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第一年,国家小麦去库存进程进一步加快,麦价开始偏向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特征也更加明显。今年小麦价格阶段性走势基本和上年大致相似,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政策的改变和新麦质价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

2018年第一季度(1月-3月),春节时期是小麦及面粉的需求旺季,国内小麦价格呈现高位企稳的态势,市场上优质小麦价格偏高,也较受制粉企业的青睐。但年关将至手中尚有余粮的贸易商及农户清库意愿较强,国家政策性小麦不断地进入市场,小麦价格也难以大幅走高,上涨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年前小麦价格整体呈现高位企稳态势。春节后市场逐渐回归平稳,市场小麦供给主要来源于储备小麦轮换销售。下游需求消费高峰已过,市场供给量大,政策性小麦拍卖、各级储备粮轮换出库,使得小麦市场供大于需,政策性小麦价格主导市场。

第二季度(4月-6月),小麦市场进入了新麦上市的敏感期及新麦上市期,新麦上市前面粉正处销售淡季,面粉企业对小麦的采购需求降低,部分面粉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和风险压力,多以随用随采为主,国内小麦市场阶段性供需压力较大,且市场各主体在新麦上市前多持观望态度,小麦价格稳中偏弱。新麦上市前期关于小麦长势的利空消息频发,清明节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出现强降温天气,主要集中在小麦主产区,像河南山东等地。且正处在小麦拔节孕穗期间,此前河南山东多地小麦不出穗的灾害,新麦减产预期增强,为小麦价格上涨奠定基础。5月中上旬湖北小麦开始收割上市,可是连绵的雨水天气阻碍了收割进程,不少新麦的质量受到影响,优质新麦一度出现高价难求的场面,各地小麦质量良莠不齐,市场行情走向分化依然明显。同时上市期间新麦价格涨势较为迅猛,也使得新陈小麦价格接轨加快。在经历了前期的抢购之后,新麦市场购销渐渐趋于理性。不少贸易商及粉企手中都有了一定量的小麦库存,由于担心后市市场风险,贸易商小麦继续追涨的情绪已经不高,特别是高价囤积的库存现已陆续出货,各地新小麦价格不仅涨势放缓,部分地区价格还出现了小幅回调,新麦上市后期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第三季度(7月-9月)新小麦抢收暂时告一段落段落,优质小麦的价格依旧高位企稳,随着中下游贸易粮库存渐増和国内面粉淡季需求,流通市场新麦消化速度较慢。部分农户贸易商持粮待涨,局部地区价格小幅震荡。进入八月中下旬,各地大中专校开学,加之中秋、十一双节,终端消费有所好转,制粉企业小麦收购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但由于市场高质量小麦流通数量不多,部分地区面粉企业尤其一些大型企业为吸引高质量粮源,小幅提高小麦收购价格,整体涨幅不大。九月份面粉备货并不及预期,下游备货早早结束,面粉价格上涨艰难,对麦价上涨还是有一定的利空影响。随着9月底托市收购结束,新麦收购步入尾声,市场开始逐渐向政策小麦靠拢,小麦供应增加,而需求不及预期,拖累麦价震荡偏弱。不过随着政策压力的不断释放,国内优质小麦缺乏,对优麦价格同样存在支撑。

第四季度(10月-12月)国内新陈麦逐渐接轨时期,国家小麦临储拍卖重新开启,但拍卖热度不尽人意,成交率回升缓慢,主要是由于拍卖小麦以普麦为主,市场依旧对优质新麦情有独钟,这就提振了市场剩余的优质新麦价格。随着新麦流通粮源的逐渐消化,新玉米上市,不少贸易商开始抛售小麦转战玉米市场,新麦价格涨幅不大。临近年底部分农户手中的优质新麦也开始陆续清库,优质小麦量少价高,但优质新麦上量的小幅增加,缓解了下游采购的部分压力。新陈麦接轨,麦价也逐渐向政策麦价靠拢,优质麦价依旧坚挺。

第二部分:2018年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2.1 2018年小麦种植和生产情况

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的第一年,小麦去库存进程加快,今年和往年不同不仅仅来自于政策方面的改变,更多的因素还是在于今年新麦生长及收割期天气因素带来的不理影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037千公顷(175555万亩),比2017年减少952千公顷(1428万亩),下降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9685千公顷(149528万亩),比2017年减少1079千公顷(1619万亩),下降1.1%。小麦播种面积24268千公顷;小麦总产量13143万吨;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416公斤/公顷。

相比上年,今年小麦的生长及收割期受天气影响较大,质量欠佳的小麦数量较多。在质量方面,优质新麦产量不及预期,这也是今年优质小麦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2017年12月-2018年2月,大部分主产区气温持续偏低,降水稀少,加剧小麦冻害发生,在小麦越冬中期气温持续偏低,致使少部分旺苗和弱苗出现冻害,越冬期降水稀少,气象干旱加剧小麦冻害发生,导致小麦返青期苗情较上年偏差。有数据显示,与五年平均相比,18年整个冬小麦主产区有25.6%的小麦长势较差,鲁西北、冀南、豫北体现比较明显,小麦优良比例仅2.5%。受清明节“倒春寒”天气的影响,冀鲁豫交界一带有相当规模小麦没有抽穗,个别地区小麦麦苗枯黄,生长停滞。江淮、黄淮以及华北再次出现一轮大范围明显降水,覆盖整个冬小麦产区。从影响来看,河南大部,鲁西北,冀南地区降水水平表现显著,总体降水量为常年一倍以上。

在小麦收购期,湖北小麦最先收割,由于临近收割期出现雨水天气,使得部分地区小麦出现倒伏及赤霉病等情况,但小部分地区收割时间早,产量及质量都优于上年。安徽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部分地区小麦出现倒伏情况,降雨天气使赤霉病概率增加。江苏小麦5月底开始收割,今年产量情况与去年持平,并未出现大面积的灾害情况。山东东南部地区小麦受到冻害的影响小麦生长较弱,西北部小麦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小麦产量;山东中部地区小麦生长情况较好,小幅增产。河北小麦越冬前苗情整体偏差,群体不足,个体偏小,加之越冬期间降水偏少4成至9成,主产麦区基本无有效降水,部分麦田旱情较重。河南小麦在抽穗期遇气温骤降,成穗率不高,也是偏空影响较大的产区。由于今年主产区各地小麦受灾减产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南部等地受灾相对较重,萌动、发芽、发霉等超标小麦数量较多。今年严重芽麦规模在450万~600万吨之间。从数据来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24268千公顷,与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23987.5千公顷相比,虽然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优质小麦减产情况相对明显,不少小麦由于质量较差,最终流入饲料市场,质优新麦量少难收,价格水涨船高。

2.22018年小麦临储政策

2.2.1小麦临储收购

2017年10月27日发改委公布消息,2018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今年托市收购量大幅减少,市场化购销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小麦去库存进程加快,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激活了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协调发展。自6月5日起国家在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山东以及河北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今年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明显减少,较2017年减少1290.7万吨。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015.2万吨,同比减少2190.7万吨,其中:河北收购469.8万吨,同比减少109.4万吨;江苏收购1020.7万吨,同比减少221.2万吨;安徽收购532.5万吨,同比减少456.6万吨;山东收购927.4万吨,同比减少157.4万吨;河南收购1206.5万吨,同比减少1097万吨;湖北收购160.5万吨,同比减少91.6万吨。

虽然小麦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但减产对市场总体供应影响十分有限,目前政策小麦供给充裕,短期不会出现缺粮的现象。为满足市场需求,9月下旬起,国家已经恢复了常态化的政策性小麦公开竞价销售。托市收购数量的减少是为了充分激发市场活跃性,逐渐由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化导向,减轻国储压力。

2.2.2小麦临储拍卖

从整年行情来看,18年1月到3月,临储拍卖成交量表现相对较好,主要由于市场上小麦供应主要来源是临储拍卖小麦为主,春节前正是下游面粉备货需求旺季,对小麦需求增加,且前期手中尚有余粮的农户及贸易商手中的小麦基本清库,市场上还是政策小麦为主导,1月9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消息:自2018年1月16日起,对部分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进行调整。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下调至2410元/吨(三等),下调50元/吨。此次调价,不仅仅是配合2018年最低收购价下调60元/吨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在面粉旺季来临之际保证面粉企业的生产,加快国储小麦去库存,成交率在年前一段时期有一段小高峰。年后国家政策性小麦将成为市场供给的主渠道。尽管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出现下调,但拍卖价格相对稳定,下游面粉需求表现平稳,粉企对小麦采购量不大,因此成交率较春节前虽有回落,但整体表现还算稳定。4-6月份,新麦上市时期,4月份市场目光逐渐转向新麦,由于小麦生长期主产区天气对小麦的影响较大,后期小麦看跌的市场预期增强,各级储备小麦轮换销售积极性高涨,尤其持粮贸易商在新粮上市前多会出净手中小麦,以腾出仓容和资金备战夏收。5月-6月,新麦上市,今年新麦质量较上年比不尽人意,但为了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6月1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托市库存小麦拍卖暂停公告,自2018年6月18日起暂停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市场上小麦供应主要来源于今年的新麦,国储小麦托市收购启动,但今年收购的标准较高,数量较少,对小麦市场影响十分有限。9月17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自9月26日起国家重启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小麦拍卖,重启后首次临储小麦投放量为200.71万吨,实际成交量为12.67万吨,成交率为6.31%,高于上年同期0.88%。新麦与拍卖小麦进入接轨时期,但下游粉企及贸易商依旧更青睐于优质小麦的采购,为缓解市场优质粮紧缺问题,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10月17日开始投放2017年产小麦。由于国家投放的2017年优麦低价高,加上出库运输费用等使得小麦到厂成本增加,让不少采购商望而却步,因此在市场对普麦采购兴趣不高,优麦成本价高的条件下,成交率还是偏低。随着市场新麦粮源逐渐消耗,后期小麦市场供应逐渐转向临储小麦。

2.3小麦制粉加工需求情况

12月预计,2018/19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75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30万吨,增幅4.3%。其中,食用消费928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0万吨,减幅0.2%;饲料消费18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增幅20%;工业消费12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50万吨,增幅26.3%。

第三部分:2018年小麦制粉加工分析

3.12018年小麦制粉加工概述

2018年30粉,60粉市场行情整体运行趋势和去年并无多大变动,相同的还有,旺季不旺的特征依旧明显,且再加上淡季更淡的又一特性。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价格高位不及去年,低位更是有所突破。

2017年面粉价格高位出现在2月初左右,30粉,60粉市场均价分别在3450元/吨、3216元/吨,今年的高位同样是在2月初,30粉,60粉均价分别在3330元/吨,3133元/吨左右。而主要支撑其高位运行的因素在于临近过年,下游备货热情增加,且面企开机率不断有所下滑,所以供需失衡提振其面粉价格。今年的均价高位不及去年,甚至和去年相差约80-120元/吨。

而去年的均价低位是在8月初,主要由于天气炎热,下游面粉消费处于淡季,因此面粉购销寡淡,价格一跌再跌,30粉,60粉价格直至在8月初低位3195元/吨和3020元/吨,随后在高校开学和双节的提振下缓步回暖。2018年低位则是在6月初左右,主要在3191元/吨,3000元/吨。今年的低位相较去年稍微有所拉低,幅度主要在20元/吨左右。首先今年在暑期面粉依旧由于淡季,价格一路下行,但是和去年不一样的是,价格在6月中旬开始了震荡上行,主要的提振因素在于:由于今年新季小麦减产,优质小麦的缺口使得厂家收麦困难,且新季优质小麦价格水涨船高,大厂开始上调面粉价格,从而带动市场价格,再一个就是面企的挺价心理。

总体来说,面粉整体市场需求多以刚需为主,旺季增量不明显,淡季更是寡淡运行。因此面粉价格即使在旺季之时,但是价格带动上涨也显得乏力,毕竟市场主要以下游买方为主,同时面粉市场产能过剩,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价格战的竞争,因此价格难以大幅大涨,仅是面企小心翼翼缓涨为主,因此今年均价高位不及去年。但是由于面粉市场竞争压力大,下游需求整体不佳,因此在稍微一些利好或者经营压力之下,面企对于其面粉价格的挺价和提价心理也会一触即发,比如今年虽然6月至8月,均为面粉消费淡季,但是价格也在成本压力的支撑下开启缓步上涨之路,进而也稍微刺激了下游的买涨心理,给面粉市场带来一小波生机,不过好景不长,面粉市场在下半年多呈现有价无市的行情为主。

3.2 2018年小麦粉供需格局分析

3.2.1面粉企业生产情况

据统计,从2006-2015年的十年时间期间,国内小麦加工面粉能力从9600多万吨,发展至2.2亿吨。目前国内面粉产能利用率已远不足70%,市场依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受制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面粉总消费呈下降态势,市场上主要以规模以上企业的市场占比量较大,且基本已经达到市场的饱和,而小企业仅以周边需求为主。2018年1-10月面粉总产量7.37亿吨,其中产量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从面粉行业现状来看,近年来国内面粉加工企业5300多家以上,其中日处理加工小麦在100吨以上企业1950家;全社会小麦加工总产能2.4亿吨。近十年来,2006年-2016年小麦粉年总产量是呈现增长态势,但是从2016年的14.9亿吨,到2017年的13.8亿吨,最后是到2018年1-10月总产为7.37亿吨,近两年来规模以上制粉企业的历史产量大幅下降,显示了制粉行业的不景气。规模以上的大企业市场基本稳定,约96%左右,市场行业内的竞争为大型企业间竞争为主,而面粉刚性需求的逐年下滑,打击的主要是中小型面企,由于承压于上游粮源高成本以及下游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合仍在持续,大型面企产能占比扩大。

3.2.2国内面粉需求情况

2018年小麦粉下游消费需求情况

小麦加工需求量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9000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8750万吨,其中国内面粉加工业对于小麦的消费量从7222.5万吨下降至6562.5万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方面的消费从以前的盼温饱,到现在的追求营养化、多样化。其中作为中国主食的小麦粉需求也有所下滑,中秋及元旦等一些传统节假日所带来的面粉消费效应呈现弱化态势,所以面粉市场的终端销售情况下滑,中间的经销商和制粉企业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受到影响。

虽然作为主食的面粉的市场终端需求呈现下滑态势,但是其中一些面粉的加工制品或高端制品的需求依旧表现不错,像速冻类,油炸类,蒸煮类,乃至更好的糕点制品,都是顺应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生,由于存在需求,所以购销表现较佳,且呈现增长的态势。面粉的非食用方面的需求,主要分为饲料用和工业用。但非食面粉方面同食用面粉消费差异较大,其中因其价格与食用面粉之间价格相差较大以及工业配比量的占比非常有限的等一些问题,对于此类小麦粉类,非食用面粉的用量并不会很大。所以非食用面粉的需求的量的影响对整体的面粉市场的需求影响力远小于食用粉类。

3.2.32018年小麦粉进出口情况

2018年10月累计我国面粉进口数量约为19.1万吨,进口数量同比减少35.5%;我国2018年10月累计面粉出口总金额为66713千美元,进口金额同比减少49.1%。

2018年10月累计我国面粉出口数量约为22.1万吨,较去年同期出口数量增加12.27万吨,出口数量同比增加55.5%;我国2018年10月累计面粉出口总金额为9078.6980万美元。目前仅统计到今年10月面粉出口情况,但是出口量与上年对比,但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因此今年出口总量应该是高于去年。

第四部分2018年小麦制粉加工副产品行情

4.1麸皮行情回顾

2018年麸皮行情整体来说呈现震荡向下的态势运行,期间依旧具有涨跌频繁的特点,但较去年相比,麸皮今年摆脱期间的颓势有一定难度,掉头上涨的涨幅和时间缩窄,价跌时期较长。价格方面,2017年市场麸皮均价最低价位0.62元/斤,最高均价0.8元/斤左右,2018年均价低位跌至近0.65元/斤,最高均价达,达到0.81元/斤左右。

第一季度:元旦节后行情逆转反弹至2月初,随后震荡下行

2017年12月底因下游经销商进行一波面粉备货,面企的开工情况良好,麸皮供应宽松使得其行情疲软态势为主。但在元旦节后归来,麸皮价跌态势逐渐减缓,主要扭转其价跌态势的因素在于,一方面,面粉备货结束,购销恢复平淡局面,开机率自然下滑;另外,饲企库存有所消耗,进行新一阶段的补货。在供需双重利好因素之下,麸皮行情逐渐止跌转好,一路上行至2月初,达到一定峰值。随后在中旬,由于价格涨至一定阶段,且临近过年,因此面企调价意愿不强,因此行情稳中窄幅调整为主。春节过后,由于饲企还有些许库存待消耗,且下游生猪年前出栏集中,需求还有待回暖,麸皮下游需求表现并不活跃,索性面企也多在元宵节后集中提高开机,因此价格震荡运行至3月初。随后,便和往年一样,麸皮进入需求淡季,整个3月价格弱势运行为主。

第二季度:一涨一跌,一山峰

4月初下游看跌氛围仍在,在清明节后下游饲企开启了逢低补库,行情迎来新机,结束了3月的疲软态势,下游陆续开启新一阶段补,但维持时间有限,主要的提振因素在于面粉处于购销淡季,面企开机率偏低运行,因此在供需格局失衡的局面下,不断推动价格上行,涨至5月初左右,市场整体的均价达到0.75-0.76元/斤左右,其中河南,华东地区价格高达0.77-0.78元/斤。5月初,麸皮市场处于“供应不多,需求有限”的挣扎阶段,五一节后,在麸皮价格上行至一定高位,下游备有一定库存之后,弱势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实质性需求疲软”,所以此轮补库量有限,难以支撑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不过好在面企的整体市场开机率不高,因此市场麸价缓步震荡下行为主。基本从5月开始一直到6月底,麸皮价格的行情走势整体是下行为主。主要利空因素在于:天气逐渐转热,麸皮储存难度增加,下游饲企实质性需求欠佳;并且,由于新麦陆续掺兑使用,饲企担心质量等问题,因此备货态度比较消极。但期间也伴随着下游阶段性的补库,以及面粉购销愈发清淡,拖累面企开机逐步下调至低位运行,因此在趋弱的大行情下,期间也由于供需格局的博弈,价格有所反复,震荡下行为主,市场均价低位在0.71元/斤左右,其中河北地区均价约0.66元/斤。

第三季度:行情走势与第二季度类似,但高位拉低,低位更低

麸皮的弱势行情一直延续至7月初,随后低位震荡运行至中旬。中下旬开始,麸皮行情有所逆转,局部地区麸皮小幅反弹,由于面粉市场销量欠佳,为避免面粉库存积压,部分厂家再次下调开机率,麸皮供应量再次缩减,是使其反弹的主要因素。但在需求整体难以回暖的前提下,下游对麸皮采购量在短期内仍难有明朗的预期,麸皮价格整体反弹上涨还是相对乏力,因此半推半涨式的延续到8月初,累计涨幅在60-80元/吨为主,市场均价高位0.73元/斤。由于8月底临近开学,集中性的面粉备货因此在8月的第二周逐渐开启,所以面粉行情的回暖给面企带来了利润、开机的双双提高,因此也是导致本周麸皮价格延续走弱态势运行的主要原因。下游需求方面,正处于湿热的夏季,不仅麸皮储存时间大打折扣,且猪肉消费也处于淡季,且猪瘟开始爆发,因此饲企需求表现不尽人意。虽然9月份也一直是趋弱行情运行,但是期间的跌势相较8月份有所减缓,毕竟麸皮价格已经在8月底跌至一定低位,面粉走货增加价格却不见涨,挺价心理增加;进入九月,各地气温转凉,麸皮存储时间延长,厂家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市场均价低位在0.69元/斤左右。

第四季度:国庆节后掉头上涨至11月初,随后震荡下行

麸皮弱势转变的时期在国庆节后出现,节后面粉市场提振效应减弱,部分面企开机率开始面临下调的趋势,且下游饲企库存消耗的差不多,麸皮补库陆续开启,在供需双重利好的因素下,麸皮行情抬头上涨,一路强势上涨至11月初,随后稳中调整一小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库,该阶段的补库逐渐接近尾声,且推动着市场麸价涨至一定高位后,下游的拿货积极性下滑。因此高价位坚挺的支撑因素减弱,价格有所动摇,但由于面企的开机率整体不高,因此麸皮价格稳中缓跌为主,下跌频率和幅度有限。

4.22018年国内麸皮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4.2.1制粉企业开机情况

今年面粉行情依旧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特征明显,除8月底高校和中秋节集中备货、年前一波旺季外,市场整体开机率可以在偏高水平,甚至满开。但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制粉企业的开机率多在中等偏低为主,尤其是在7、8月份,面粉购销淡季更淡,开机率降至低位。全年来看,中小型面企的开机率主要在30%-50%,大型面企的开机率主要在50%-70%,整体开机率变化情况和去年相差不大。

市场开机率长期中等偏低水平运行,因此也是在麸皮价格疲弱时期的主要支撑因素,使得今年麸皮市场均价最低位在0.65元/斤左右,高出去年大概0.03元/斤。

4.2.2小麦制粉加工副产品麸皮需求情况

(1)2018年生猪、母猪存栏情况

从农业部统计的数据得到表4-2-2显示,国家对于国内生猪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减,决心不改,所以今年环保检查依旧严格,加之今年8月初,东北地区爆发第一例猪瘟事件,随后其他各个地区接连报道出发现猪瘟感染情况。所以今年下游生猪养殖,尤其是散户方面经营艰难,因此饲料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相较去年也有所打折。农业农村部公布的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显示,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5.9%。据此计算,有数据预计2018年10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083万头,相较去年同期,累计一年时间减少的数量达到400万头。今年生猪数量在环保检查和猪瘟的频发之下,麸皮饲料终端养殖消费整体表现有所下滑,局部地区欠佳,因此饲企对于麸皮的采购需求全年表现平平,且恢复速度滞缓为主,奠定了麸皮价涨乏力、低位徘徊的主要基调。

(2)饲料原料替代品情况

喷浆玉米皮:玉米皮多喷浆为主,蛋白和能量高于麦麸。其价格低于麸皮,麸皮与喷浆玉米皮的合理价差一般是200-300元/吨之间,当麸皮价格比喷浆玉米皮的价格高出该范围,则喷浆玉米皮有替代优势。

今年由于玉米质量相较去年较好,没有普遍存在超毒素问题,因此今年喷浆玉米皮质量也未受到影响,摆脱了去年的弱稳为主的行情。2018年山东喷浆玉米皮市场均价810-1080元/吨,东北价格主要在850-1050元/吨。全年内华北和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普遍报价都是在900元/吨及以上为主。今年麸皮由于下游需求欠佳,因此主要是在1月-5月,由于面企开机率低以及下游饲企开工集中采购,麸皮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市场均价主要在1500-1630元/吨,但是基本在下半年,麸价维持在相对低位运行,均价主要在1380-1460元/吨。所以按价差来说,喷浆玉米皮主要在上半年,相较麸皮有一定替代优势。但是下半年来说麸皮行情多稳中偏弱运行为主,替代优势不明显。

4.2.3其他市场影响因素

(1)2018年产小麦质量欠佳毒素普遍提高今年新麦经历了两个受灾阶段,首先是在新麦抽穗期,河南、山东等地受清明节期间的突然降温影响,部分地区导致小麦不抽穗现象普遍;再是湖北、苏皖地区在收割时期,遇天公不作美,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出现不少雨后麦、芽麦,今年芽麦产出量较高,相关部门统计数量在600万吨左右。生长阶段的两次受灾,使得各主产区的小麦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仅是山东地区今年麦子质量和产量方面均表现较佳,但即使是没有受到明显灾害的河北地区,今年的小麦也普遍出现毒素、水分问题等。

因此在7月上旬,面企在收购的新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后熟期。便陆续开始新陈麦掺兑投入生产,对于产出的麸皮方面的毒素、水分方面均有一定影响,因此部分面企的麸价因此受到拖累难以支撑或下跌。

(2)2018年麸皮市场主体心态情况

先从市场主体的心态来看,首先是面企方面,今年同样是年前和双节期间面粉购销有所回暖,但是也并未带动面粉价格上涨明显,其余时间大多是处于清淡甚至滞缓的行情。由于麦价成本和经营压力的支撑,因此面企对于麸皮的挺价心理和去年一样仍存,因此今年麸皮均价最低位约0.65元/斤,比去年高出0.03元/斤。

另外是下游饲企方面,由于今年麦子质量问题,因此在新麦掺入生产之后,饲企对于其采购的小麦副产品方面,包括麸皮,都比较着重关注毒素超标情况,所以对于毒素在标准范围之内的麸皮更倾向于采购,即使价格高出几十元钱,即今年市场呈现的其中一个主要的主题就是“优质优价”。在下游需求疲软拖累其价格的时候,也能在质量上稍微支撑下价格,不至于跌至较低位置。

另一方面从外因的角度分析,首先是天气因素方面。每年的七、八月份,湿热的天气给麸皮的储存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从下游养殖方面来看,南方强降雨天气结束后,气温回升,高热高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养殖户降低存栏率意愿较强。因此麸皮高位价格成交清淡,制粉企业下调麸皮的价格来增加其出货速度,今年也不例外,麸皮价格基本从7月到9月呈现走弱为主的大行情,市场均价在9月底跌至今年低位0.68元/斤左右。再者是环保问题,和去年一样,各地区环保检查今年依旧在进行,只是呈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为主。一来,影响下游,包括生猪养殖厂和饲企方面:影响下游生猪养殖进度和规模,尤其是散户方面,再加上今年猪瘟的大范围爆发,同样使得养殖主体的补栏积极性减弱,和消极看空心理增强,对于一些机械或设备检查不过关的饲企来说,只能面临关停和整改。因此对下游对副产品的采购需求有一定利空影响。

4.3次粉和标粉行情回顾

4.3.1次粉行情回顾

2018年全年3.0-3.5灰分次粉均价主要在1748-1901元/吨。1月初次粉行情由于下游需求疲软因此价格持续弱势运行,但是由于逐渐临近年前,面企开机率低位进一步下滑甚至停机,因此市场货源紧缺,加之下游开启一波备货,年前弱势行情稍有改善。

春节后,由于面企开机尚处恢复当中,加之下游饲企补库在即,因此供需格局失衡提振次粉价格。3月-5月期间,下游需求阶段性补库为主,天气逐渐回暖,面企由于逐渐步入面粉淡季,开机率呈现下调趋势运行,因此次粉价格行情震荡缓步上行为主。在5月中下旬市场均价达到全年高位0.95元/斤左右。随后次粉价格在达到高位之后,下游需求逐渐被消耗,其观望情绪发酵蔓延,加之备有一定库存,因此需求下滑拖累价格开始出现回落,6月价格下行为主,随后稳中偏弱运行至7月中旬。主要利空因素在于,今年上市的新麦中有不少是芽麦,部分毒素偏低的芽麦替代优势明显,饲料企业转购性价比高的芽麦生产。但由于夏季面企开机率不高,因此跌幅有限,主要在60-80元/吨。

因7-8月处于盛夏季节,水产需求处旺季,于是在新阶段的需求增量明显的提振下,价格从7月下旬逐渐9月初。达到相对高位0.92元/斤后,之后因需求减少而稳中下调为主,震荡下行至年前。

4.3.2标粉行情回顾

2018年标粉价格从1月中旬左右,行情震荡上行至4月下旬,企业开机率不足,同时下游一方面是阶段性的补库,另外是由于入春,水产养殖业逐渐复苏,以及各大板厂的陆续开工,因此价格涨至今年高位约1.26元/斤,相较去年高位差0.07元/斤左右。

但由于今年环保检查,以及大雨天气的影响,今年水产养殖规模有所缩减,因此水产需求在5月初有所回落,标粉行情也随之趋弱运行。但是在6月,正值各主产区新麦收割上市,但是由于今年收割时期,湖北,安徽河南部分地区雨天频繁,因此使得今年雨后麦、芽麦数量增加,且价格低廉,因此不少饲企或面企直接采购生产饲料粉来代替,大幅利空标粉行情。标粉价格持续走弱至7月中旬,市场均价达到低位1.2元/斤。随后由于面粉购销淡季更淡,因此粉企开机率下滑至低位为主,供应量的减少小幅提振标粉价格至8月中旬左右。9月之后,水产饲料需求逐渐下滑,由旺季转为淡季,另外工业需求方面,由于各地环保检查的或大或小的进行,以及部分板厂今年自身经营情况不及去年,因此均影响了板厂的开工需求,因此下游需求的持续疲软拖累市场标粉价格一直走弱至11月底,随后低位趋稳为主。

第五部分:2018年小麦及其制粉加工产品展望

5.12018年小麦供需平衡格局分析

5.1.12018年小麦种植情况展望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2019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调3元。今年政策发布时间较上年推迟了半月,由于此前市场已有最低收购价格下调的预期,因此这对市场的影响有限。且政策是建立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上的,对小麦种植面积影响不会很大。10月份起各主产区小麦开始陆续播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4日发布2018年中国粮油作物面积和产量预测,对2018年中国粮油作物面积和产量作出相应调整:2018年稻谷种植面积约为30747千公顷,较2017年减少2.1%;其中2018年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4474千公顷,较2017年减少0.1%;2018年小麦产量约为13150.9万吨,较2017年减少2.1%。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目前华北大部、黄淮东部和北部及西北冬小麦已进入越冬期,河南中南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截至11月底,全国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19%,较上年同期减少6%;其中,河北、山东、新疆一类苗比例高于上年与近五年同期,山西、河南、甘肃一类苗比例低于上年与近五年同期。冬小麦长势与去年持平比例为81%,偏好比例为4%,长势偏好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中南部麦区。从总体来看,今年冬小麦整体长势与上年相比略差。

5.1.2 2018年全国小麦需求量预测

从近几年小麦粉需求状况统计来看,面粉下游需求一直保持偏稳态势运行,面粉旺季不旺的特征比较明显,节假日对面粉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格局整体相对宽松,尤其历年积累的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即使局部减产也难以影响供需大局,市场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国内专用粉和通用粉市场差异明显,优质专用粉需求较好,使得制粉企业对优质小麦收购更加积极,市场优质麦价一直处于偏高位置。19年优麦普麦需求量的差距也将会延续。由于今年优质新麦产量不及预期,从目前小麦播种及生长状况来看,明年优质小麦依然能成为市场青睐的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82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600万吨,增幅4.9%。其中,食用消费为93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0万吨,增幅0.5%;饲料消费为18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增幅20%。

5.2麸皮行情展望

总体来说,明年虽然对于下游需求恢复情况不确定,且部分市场主体由于今年需求疲软持有看空心理,但是粉企的主营产品面粉消费需求预期不高,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有所难度,所以对于明年的市场开机情况预计难有提高,依旧中等偏低水平运行概率较大,麸皮的产出量有限、以及面企的挺价心理,预计对市场价格的支撑效用仍在。

1)下游养殖需求恢复具有不确定性今年12月份出栏生猪主要是5-6月所生的仔猪,但是受3、4月份猪价低迷的影响,部分养殖厂都将产能不足的母猪淘汰掉,又因行情持续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补栏量方面增速放缓,导致母猪存栏数下降。再就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各省之间生猪调运受阻,北方猪价持续不理想,养殖企业和散户方面心态方面有所压力,发生疫情的地区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高,且在年前下游会有一波集中出栏,所以预计年前养殖企业对于饲料的需求恢复依旧难度不小,速度缓慢运行为主。2019年的春季或将是集中补栏表现最为密集的时期,伴随着过年旺季的一波大量出栏之后,不过由于非洲猪瘟的不确定性,今年届时补栏与否,以及具体情况还需多留意市场。因此也使得对于明年的麸皮需求总量也产生不确定性。

2)主食面粉需求下滑趋势难改粉企低开工率仍是常态小麦加工产能严重过剩,虽然经过近两年的艰难运营之后,一些小型企业承压能力弱因此停产或者转行,但是制粉企业数量在大的基数之下,即使有企业倒闭,但是整体的加工产能依旧较高。面粉旺季不旺,淡季更淡,在市场面粉刚需下滑和竞争压力之下,面企开机率全年多偏低运行,粉企以销定产,面粉价格难涨易跌。预计明年面粉加工行业低利润、低开机态势将被迫延续。

5.3 2018年小麦政策及形势展望

今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2019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调3元。这是最低收购价格连续下调的第二年,从2006年开始,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持续上涨,2014年到2017年,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始终保持在1.18元/斤的水平。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是在保持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基本稳定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加快小麦去库存进程。19年小麦政策依旧将围绕“去库存”“市场产业结构”的大方向调整,从今年小麦发布的政策来看,政策的制定还是主要围绕小麦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来调整,贴近市场也具有灵活性。在国内小麦供应充裕的条件下,小麦价格出现大幅调整的几率不大。且后期市场发挥的主角还是优质小麦,明年小麦价格预计还是整体维持今年的大致走势。


资讯编辑:李瑶瑶 021-26093072
资讯监督:朱喜安 021-2609339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