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棉花 > 分析研究 > 热点分析 > 正文

Myagric:棉市短期企稳 长期望攀新高

分享到:
评论

导语:5月,新疆棉区遭受恶劣天气侵袭,棉花给市场带来多重惊喜,期现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6月,棉花保供应政策相继出台,市场将棉花价格压折了背,期现价格“飞流直下三千尺”;大起大落之后似要归隐山田,那么,棉花市场能否东山再起?

一、国际与国内棉花供需现状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USDA7月月报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全球棉花预期产量同比减少78万吨,环比下调6.3万吨,预期消费同比增加102.8万吨,环比上调34.8万吨,预期期末库存同比下降154.9万吨,环比下调112.8万吨。

我国是全球棉花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纺织业大国,棉花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尤其是从2015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国内外棉价逐步回归,带动了下游消费逐渐上升,而随着纺织行业产能产量的增加,国内皮棉需求大于供应局面日益显现,因此,我国也是全球棉花进口大国。目前国内棉纺厂环锭纺产能已达到了1.2亿万锭,全球总产能为2.54亿万锭,我国棉纺产能将近占全球总产能47%的比重,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可知,2017年国内棉纱产量为606万吨(不含再生棉纱),棉纱表观消费量为766万吨。

二、短期棉市受政策主导

7月USDA报告各项预测数据皆是利多市场的基本面消息,然而期现市场并未作出较大的回应,临近9月份新棉上市,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内皮棉供应充足大背景下,基本面短期内对棉价的影响着实有限,政策面对市场有着生杀大权。

现阶段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局面--中美贸易战,一方面,美国正努力与欧盟、日本实现自由贸易协定;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根深蒂固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挑衅从未停止,多次拟定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涉及金额从500亿不断扩大,贸易摩擦逐渐加剧。为了回应美国的不友好,我国从7月6日开始对美棉加征25%关税,为了保障用棉企业的皮棉需求,7月31日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国储棉将延期拍至9月31日,这些政策都对国内皮棉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大的稳定作用。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正式声明:根据特朗普总统的要求,考虑将对华301措施中2000亿美元产品清单的征税率从10%提高至25%。海关编码4303的中国输美纺织品服装类也包含在清单中,若此声明生效,将对中国出口美国得纺织品影响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美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若贸易战局势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势必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阻力。

从美方盛气凌人的态度来看,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难以得到缓和,政策频出,每一次关乎棉花政策的实施或对棉市都是一次挑战。

三、国内棉花产量进入瓶颈期

棉花,因其喜热、好光、耐旱等特性被广泛种植于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区域地区,作为一类经济农作物,它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据统计2006年全国植棉面积达到历史最高值8889.15万亩。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内地植棉面积呈现逐年下滑趋势,棉花总产量亦呈下滑趋势。今年4月在济南召开的山东棉花生产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发布了2017年山东省棉花的相关数据,其中植棉面积为436.2万亩,比2008年减少896.2万亩,减幅67.3%,棉花总产量为34.5万吨,比2008年减少69.6万吨,减幅66.9%。

我国是全球第一棉花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纺织业大国,棉花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尤其是从2015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国内外棉价逐步回归,带动了下游消费逐渐上升,而随着纺织行业产能产量的增加,国内皮棉需求也随之增加。2017年国内皮棉产量约为605万吨,截止8月6日累计公检528.7万吨,皮棉消耗量约800万吨,产不足需形势严峻。

总的来说,虽然国内正在谋求产业转型,但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大需求的市场环境,国内的植棉面积只减不增,即便亩产再高也无济于事,仅靠国产棉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从今年5月份棉花供应恐慌来看,棉花产业还得依赖于国储棉进口棉。

四、国储棉对市场长期作用弱化

国家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保护棉农利益,2011-2013年实施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中国的储备棉库存约达到了1120万吨,作为国家储备物资,能够在市场作用失灵的时候起到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庞大的储备棉数量带来了巨大的仓储费用负担,随后国内从2015年开始了国储棉“降杠杆、去库存”道路,今年第四年度抛储也逐渐接近尾声。

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结束后,国储棉剩余库存约530万吨,经历3次抛储,“去库存”任务终于完成半数以上。今年国储棉已连续轮出21周,累计挂拍3060770.36吨,实际成交1822511.37吨,整体成交59.54%。今年5月份受皮棉市场供应恐慌影响,成交率达到了81.95%,自6月4日国储棉仅限用棉企业自拍自用政策实施后,纺企按需竞拍,成交率拦腰折断。从成交量来看,与往年相比(除今年5月特殊情况外)皆出现下降,主要原因为国储棉因保存至今指标下滑,因储备棉拍储限令政策,纺企对挂拍指标较次的国储棉难以提起兴趣,对指标稍好的国储棉理性加价。

2015年8月至9月国储棉挂拍成交率76.92%,2016年8月至9月国储棉挂拍成交率87.19%,假设今年8月至9月成交率可达80%,那么成交量为103万吨左右,本年度总成交量约285万吨,国储棉剩余库存为245万吨左右,不够棉纺企业维持4个月的皮棉正常消耗库存。今年再次延期拍储,说明纺企有需求,在期现市场飘忽不定的时候,国储棉依旧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或同时侧面说明2018/19年度棉花减产。随着时间推移,流拍的指标不好的国储棉将如何处理?为了减少不合理的开支,后期剩余的储备棉或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价格计算方式以低价抛售,储备棉稳定市场的作用将逐渐弱化。

五、进口棉市场长期环境不容放松

今后国内庞大的纺织产业,更多的需要进口棉、进口纱来支撑,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需求,6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在原有89.4万进口关税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发80万滑准税配额。我国2015~2017年棉花进口总量成递增走势,2015年为95.9万吨,2016年为109.6万吨,2017年为117.6万吨,2018年上半年已累计进口68.38万吨,较大满足了国内棉纺企业的生产需求。

目前,我国主要的棉花进口来源国为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将禁止棉花对外出口,7月6日我国对美棉加征关税,后期进口美棉困难。USDA数据显示2017/18年度澳大利亚累计出口91.4万吨,预测2018/19年度澳棉出口可达98万吨,目前签约已覆盖当前及未来四个年度;2017/18年度印度累计出口110万吨,由于新棉产量预期下降,其国内消费明显增加,预测2018/19年度印度棉出口为92.5万吨;2017/18年度巴西棉累计出口103万吨,预测2018/2019年度巴西棉出口为93.6万吨,目前一大部分已经提前签约出口。从往年来看,美棉、澳棉指标相对较好,基本优于大部分国内新疆棉,广受国内生产高端纱线企业的青睐,巴西棉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印度棉价格虽相对其他进口棉有优势,但基本为皮辊棉,指标相对一般,且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因此,总的来说,现有的国际供应渠道依旧较局限,应尽量避免失去其中每一个市场,寻求长期稳固及发展的道路。

六、结语

我的农产品网认为,我国棉花市场长期处于产不足需的格局,需求缺口需依靠国储棉得以弥补。但连续四年抛储政策实施之后,国储棉库存陆续逼近最低警戒线,且指标也难以得到保证,未来对进口棉依赖性势必增强。短期来看,下游纺企将逐渐告别传统销售淡季,皮棉需求缓慢回温,新棉上市后,国内皮棉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政策面影响因素或大于基本面,价格也因此极具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国内棉市供需格局难有逆转,国际贸易形势有阻力,但在政府和市场的调控作用下,将向上寻找新的平衡点。


资讯编辑:杨萍 021-26094002
资讯监督:王宝东 021-6689656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