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棉花 > 分析研究 > 热点分析 > 正文

陈茜:为何棉纱期货一上市就坐“冷板凳”

分享到:
评论

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纺纱规模1.2亿锭左右,年产棉纱1300万吨、纱线2900万吨。作为棉花的下游产品,棉纱期货上市后,当日成交总量不足8000手,为何全新上市的棉纱新品种并没有在棉纺行业掀起大的波澜?

首先,在18日开盘当日,棉纱期货开盘23000元/吨的价格进行窄幅震荡之后呈弱势下滑趋势,现货市场纯棉常规纱价格在近半月以来维持弱稳,现以河南地区为例分析8月以来纯棉常规纱的价格走势。

由图可知,纯棉32支和40支8月以来价格走势总体维持平稳,在8月3号前后价格下调200元/吨,纯棉32支现货价格环比7月份下调0.82%,纯棉40支价格下调1.17%。

据我的农产品网调研河南商丘地区当地市场可知,目前处于纺织品淡季,纯棉纱生产企业近期多以小批量快速更换品种规格的零售为主,难以出现单一品种集中大规模采购,只有少数品牌大企业才有可能定期大批量采购。且一旦认定适合的供货企业则很难再更换,走货渠道较为固定,套保需求不强烈,在现货市场偏弱整理的基础上,棉纺企业对纯棉纱期货市场走势持消极态度。

据我的农产品网分析,棉纱期货看弱的主要原因有:1,棉纱价格品级不稳定,交货以低等级低配棉纱线为主,需求方在期货上结接手无利润。2,近年来纱线行业整体向高支、精梳发展,生产纯棉32支普梳纱相对较少。3,棉纱期货市场对可参与企业要求高。因此棉纱期货上市初期,纺企多持看弱观望的态势,由此可以解释作为一个纺织业大国,为何棉纱期货上市之后坐了“冷板凳”。

 


资讯编辑:陈茜 0791-88385092
资讯监督:王宝东 0791-8838518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