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棉花 > 基础知识 > 正文

谈谈电子撮合交割与套期保值

分享到:
评论

在工作中,总会听到很多棉花企业讲到,通过电子撮合卖出棉花,就等于套期保值。其实,这两者在概念上有着不同,如何认识交割与套期保值的关系呢?将以前总结过的一些文字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交割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如仓单交割、标准仓单交割、现金交割、差价交割等等,但大都以交割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划分的。我们这里仅仅指的是实物交割。

实物交割很常见,在我们平常的现货贸易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完成了一次实物的交割,从这点上来看,实物交割是以货物所有权的让渡为核心的。

电子撮合中的实物交割作为一个交易品种的结束阶段,是一个交易品种从挂牌到结束的组成部分,是交易在交割环节的延续[交割是了结电子合同的方式之一,另一种方式是转让]。电子撮合交易、交割是基于现货概念上产生的,所以,在理解交割的概念时,从现货角度进行思考会比较好理解。正常的市场状态下,撮合交易是一个由时间、价格和交易量三维向量组成的市场体系,在这个交易空间内,随着交易在时间上逐渐靠近交割月,交易量也在逐渐减少[那为什么交易量为什么会逐渐减少呢?首先是面临交割的压力,套利空间不断缩小;其次是保证金提高到2000,资金占压,也使得交易量会逐步减少],随着交易量减少,价格逐渐与现货价格贴近,直到时间到达最后交易日,进入交割环节,电子撮合市场便于现货市场相交。

很多人可能认为交割业务比较重要,实际交割业务上同其他业务一样,都是电子撮合的组成部分,处于同等地位,业务本身则都是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办理,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之所以有这种重要的感觉,是因为交割制度是关系电子撮合交易的重中之重,通过交割制度,可以判别电子撮合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紧密程度,而且它还是电子撮合能否正常发挥市场功能的前提。

交割制度是电子撮合棉花定价的基础,从上半年的行情可以看出,期货价格、电子撮合价格、现货价格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这三者相比较,电子撮合价格与现货价格比较接近,价格变化相对平稳,行业内都认为经过2003/04度的大涨大落,大家的心态都比较成熟了,撮合的价格没有大起大落,而与现货价格比较接近,在这里不否认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不能准确解释撮合价格与现货价格为什么接近。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是交割制度决定着撮合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系紧密程度,2003/04年度,2003年国庆节后价格大涨和2004年上半年价格的大落,都是由于现货市场短期内的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现货市场对此的反应也是大涨大落,撮合与现货市场并未脱离,因此交割制度决定着撮合市场对棉花的定价。打个比方,如果修改交割制度,只允许229B交割,不允许存在替代交割,把大品种做小市场,那么撮合的价格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价格,而且由于可交割仓单的数量减少,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同样的道理,在期货市场上,期货的价格反映的是期货交割制度对棉花的定价[当然,市场的参与主体对价格也有影响,比如撮合都是行业内企业,而期货多是一些投机者,且有的投机资金量巨大,造成价格的波动幅度也不一样]。另外,由于交割制度,使得撮合价格最终于现货价格趋同,能够正常发挥市场功能,使撮合市场不成为一种脱离现货的虚拟市场,挂牌交易的各个品种也不至于成为一种炒作的符号。

从套期保值角度看实物交割。套期保值作为在棉花行业内进行市场推广宣传的一个标志性语言,经常被用来作为期货、电子撮合的优势功能,但有些时候也正是因为偏重于宣传,夸大了本身的市场功能,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

套期保值是以转移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为目的,而实物交割是以让渡商品的所有权为目的。

“实物交割者”认为:他们按照一定价格所购的棉花,然后按照高于所购价格[含成本及费用]在撮合市场卖出,并最终通过撮合市场交割实物,实现利润,转移了今后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这就叫做套期保值。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以上这种所谓“实物交割”是套利,是利用现货市场和撮合市场进行套利。不错,通过撮合市场锁定利润的做法,也确实转移了风险,但这种做法不是套期保值,而是通过撮合市场与现货市场进行套利,套利本质上是属于投机范畴,只不过风险比单纯的投机要小而已。

实际上,套期保值交易中,保值者的买卖都通过现货市场进行,货物及票据的流转并不脱离现货市场而进入撮合市场进行实物交割。套期保值者是在两个市场中分别进行两个各自独立运动但却相互保险的交易。

套期保值最原始和本质的解释是不会带来利润,只会转移风险[随着理论的发展,对最初套期保值提出质疑,放到投机范畴来研究,认为套期保值是以较小的基差风险来代替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是否参与实物交割不是划分投机与套期保值的一个标准,事实上,套期保值者会在取得棉花同时,果断地在撮合市场进行相反部位的交易,尽管有时撮合市场价格有可能会低于棉花现货市场价格,但这不要紧,只要价格下跌趋势依旧,我们在最后交易日之前将其转让而实现盈利,当我们在现货市场销售现货时,会出现亏损,但可以用盈利来弥补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所以,从操作方式看,套期保值者同样会在最后交易日前转让手中邀约,这与投机者操作没有差别。

套期保值在中国棉花行业能行得通吗?理论上的可行不等于实践上的操作,我们了解了套期保值,知道它能转移风险,事实上,就中国棉花行业的目前情况,套期保值遇到很大的困难。

在我们不知道价格上涨还是下跌的情况下,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利用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在取得棉花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反的操作,卖出数量相同的棉花。价格下跌,我们用期货市场的赢利弥补现货亏损,可价格上涨呢,按照套期保值的逻辑,用现货的赢利弥补期货的亏损。

例如,每年很多人都会去新疆订货,签订购销合同,付款,然后这些货物会陆续到达内地。这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如果价格上涨,原先订的合同并不能完全执行。

如果新疆违约,而我们已经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卖出保值,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发货,就会使得我们没有值可保,那在期货上的空头头寸就完全暴露在市场的风险之下,价格上涨,我们承担了亏损。而又没有现货上的盈利来弥补。这是中国棉花行业的现状,对于单个企业来讲[微观上企业承担了损失,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风险需要套期保值来加以分散减弱],套期保值理论虽好,但并不能生搬硬套。可以看出,套期保值还需要一个信用健全的市场体系。从这个例子还能得到另一个知识点,即套期保值只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对于一些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是无法避免的。单个企业的损失来源于信用条件的缺失,而非套期保值理论的不正确。

以套利为目的的实物交割成为棉花企业的首选,他们更愿意把期货或者电子撮合作为销售现货的市场,省去很多不必要麻烦,而很少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从涉棉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讲,电子撮合更适合实物交割。与期货市场比较,这与各自的市场功能有所侧重有关。


资讯编辑:杨莉 0791-88385197
资讯监督:王宝东 0791-8838518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