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产品 农产品 > 市场资讯 > 聚焦 > 正文

中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将提振低迷的玉米加工业

分享到:
评论

北京4月1日消息,中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对全球谷物出口商来说是个坏消息,但应会提振中国玉米加工行业。

来自玉米加工企业以及饲料和乙醇行业的新需求对中国降低2.50亿吨玉米库存至关重要。这些库存是通过收储政策买入的,总量超过了一年的消费量。

这是十年来最大的改革,中国本周表示将停止收储和价格支撑措施,缩小国际和国内的价差并刺激国内谷物的消费,而非通过进口高粱和玉米酒糟(DDGS)等便宜的替代品。

食品加工商使用玉米来制造淀粉、糖浆和酒精,但过去三年中国淀粉行业亏损,超过一半的产能闲置下来。

中国玉米淀粉协会(China Corn StarchAssociation)秘书长称:“这对淀粉行业是个好消息。”

他称:“更多的企业将提高产量并开始 获利。部分企业将能够进行出口。产能利用率将反弹至70%,近几年一度降至40%。”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淀粉和玉米糖浆出口国。

十年来的玉米收储政策令国内玉米价格较国际价格高达50%,给高成本的饲料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带来负担。

辽宁省一玉米加工企业高管称:“受收储政策影响,很多加工厂倒闭。对于存活下来的这些,政策改革绝对是个好消息。”

中国饲料厂2015年进口创纪录数量的饲用谷物,加上进口的玉米,替代了超过4200万吨的国内玉米产量,约占年消费量的四分之一。

政府控制了低关税玉米进口的配额,这导致中国消费商在达到配额之后,寻求价格较低的替代品。

木薯和木薯粉是国内玉米的主要替代品。中国2015年的木薯进口量接近1000万吨。

荷兰拉博银行(Rabobank)分析师Lief Chiang称:“随着国内玉米价格下滑,软饮料制造商将提高玉米淀粉的使用量,以降低成本。”

政策的改变亦将令中国养猪业的成本下滑,并提振乙醇加工商利润。

中国酒精工业协会一名官员称,中国今年对美国乙醇的进口亦会减少,因国内企业提升产量。

因国内玉米价格昂贵,中国2015年乙醇进口量创纪录高位。

这名拒绝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原材料价格下滑将提振乙醇产量,进口量会减少。”

他称:“中国料会向其他国家出口乙醇,包括韩国和东南亚,同美国和巴西竞争市场。”


相关阅读